top_img.png

 top_img.png

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关于加快构建智慧化交通物流体系的提案》(第90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9-04 浏览次数:68

李春山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智慧化交通物流体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议一:加快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提升物流体系智慧化水平

一是推进数智执法系统建设。通过构建“大数据+指挥中心+网上执法队伍”的交通数智执法新模式,实现执法人员的信息化执法,推动综合运输服务的提升和行业治理能力的增强。前端设备安装部分已完成116处立杆点位及122处视频监控点位安装,后端软件系统建设功能已基本完成,正在推进框架程序。正在向交通运输部信息中心对接运政信息、网约车信息数据需求和字段,向省交通运输厅申请对接省运政网、电子运单、“两客一危”、省治超、驾培等管理系统有关数据。

二是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在现有盘锦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规划盘锦市智慧交通“大数据”综合智能管理平台,以“大数据”为主线,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加快推进盘锦市交通运输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已开展了盘锦交通运输信息化现状及需求的内外部调研工作,对局机关各科室、局属事业单位、10家行管企业及相关委办局进行了详尽的走访调研。同时,前往大连、锦州、营口和唐山共4个外部城市深入调研,正在结合调研成果修改完善智慧交通技术方案。目前,先后实施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监测平台”“出租车汽车智能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农村客运车辆监管平台”“交通运输数智执法系统”等系统开发建设,持续开展智慧交通规划建设工作,着手研究盘锦智慧交通“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项目。

建议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

一是推进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阜盘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局主要领导多次前往国家发改委、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集团沟通汇报,并报送国家铁路集团的推荐方案,期望获取其支持协助共同推动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谋划调研沈金铁路复线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调研工作,形成建设方案草案,向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汇报,待时机成熟时启动项目建设;持续做好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维稳保通相关工作,保障京哈高速公路项目顺利实施;积极谋划辽辽高速公路新建项目,已争取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支持,提前启动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盘锦港进港段12.4公里同步实施;积极推进曙光大桥项目开工建设,已取得省政府用地批复,已具备项目进场施工条件。因我市债务红线问题,二次提级提报均未获得国家发改委通过。目前,经与省发改委沟通协调,已按支持保障类项目完成备案;按计划推进普通公路项目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023年完成国省干线公路维修改造共35.1公里,农村公路建设224.7公里;曙欢路安全隐患整治工程已完成设计招标工作;推进法盘线后屯绕阳河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实施向海大道(大洼段)维修改造工程7公里,正在谋划实施城区段25公里维修改造。

二是推进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水工主体及上部配套设施已基本完成,正在加快开展各陆域建筑物装修、管线安装、场区路面等施工,港池水域疏浚招标工作已完成;306#-307#通用泊位目前桩基施工已完成90%以上;309#-314#液体散货泊位初步设计已取得批复,正在协调企业加快开展EPC招标工作。协调盘锦港集团完成盘锦港东作业区二港池支航道疏浚施工,满足7万吨级粮食主力船型进港,有效降低了粮食企业物流成本;协调加快推进盘锦港2号路建设,缓解中华路、1号门疏港压力,已完成施工招投标工作;配合港航发展集团推进15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积极与发改部门沟通协调项目提级论证手续办理工作,加强与上级交通运输部门沟通汇报,力争将项目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五五”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项目实施及争取部补贴资金提供有效支撑;启动了港口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规划报告初稿,为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积极推进锚地选划及共享共用,配合省级部门开展了渤海湾北部辽东湾海域锚地资源统筹选划,并将方案纳入了《辽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同步开展了盘锦港锚地选划和申报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运输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截至目前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量23742标准箱,同比增长15.8%;同时,保持绿色运输高占比,我市唯一一家大型工矿企业华润电力(盘锦)有限公司绿色运输占比100%,港区内铁路专用线入港率100%,盘锦港集疏运绿色运输占比82%。进一步优化航线布局,着力提升港口服务及辐射能力,结合企业需求5月份增开1条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盘锦-泉州-大铲湾),累计开通16条常态化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基本覆盖大连、唐山、上海、宁波、连云港、福州等国内沿海地区。同连副市长也组织召开盘锦市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暨盘锦港多式联运座谈会,全力推动多式联运工作开展。

建议三:推进城市绿色配送网络建设,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一是体制机制保障方面。已成立全市绿色配送创建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推进工作会议。已形成《盘锦城市货运配送企业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初稿)》《盘锦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企业认定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初稿)》,初步确认盘锦客运公交集团、盘锦德晟物流公司、盘锦真康商贸有限公司、辽宁鼎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示范企业。从2025年起市财政计划将配套发展奖励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支持我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

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进干支型枢纽项目建设,东北(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内实施的2个项目均已投入运营,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智慧冷链仓储中心项目已投入运营。完成盘山客运站、双台子客运站、兴隆台公交公司和大洼客运站公共配送中心四个项目升级改造并投入运营。对照验收要求,遴选80个邮政快递网点作为迎检配送末端。

三是城市配送车辆及配套设施情况。从事营运的新增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数量占示范建设期内全部新增和更新城市配送营运车辆数量的比例已达到50%。全市充电桩达到674个,纯电新能源货车139台,满足验收占比4:1的要求。建立盘锦市绿色货运配送监管平台和盘锦市绿色货运配送运营平台、用户发货APP和小程序、司机端APP、企业车队管理APP,全面拓展物流智慧运营板块。

四是通行便利政策方面。已制定《关于进一步调整我市中心城区货车限行措施的公告》,同时,正在积极推进制定停车便利政策,兴隆台区商东区域已经施划18个物流专用车位,兴隆台区钻井体育馆停车场新能源机动车已按照收费标准半价计费。

总之,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关注、支持和理解,也希望能为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王野  18842700057

                                                                      盘锦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8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关于加快构建智慧化交通物流体系的提案》(第90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9-04 浏览次数:68

 

李春山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智慧化交通物流体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议一:加快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提升物流体系智慧化水平

一是推进数智执法系统建设。通过构建“大数据+指挥中心+网上执法队伍”的交通数智执法新模式,实现执法人员的信息化执法,推动综合运输服务的提升和行业治理能力的增强。前端设备安装部分已完成116处立杆点位及122处视频监控点位安装,后端软件系统建设功能已基本完成,正在推进框架程序。正在向交通运输部信息中心对接运政信息、网约车信息数据需求和字段,向省交通运输厅申请对接省运政网、电子运单、“两客一危”、省治超、驾培等管理系统有关数据。

二是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在现有盘锦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规划盘锦市智慧交通“大数据”综合智能管理平台,以“大数据”为主线,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加快推进盘锦市交通运输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已开展了盘锦交通运输信息化现状及需求的内外部调研工作,对局机关各科室、局属事业单位、10家行管企业及相关委办局进行了详尽的走访调研。同时,前往大连、锦州、营口和唐山共4个外部城市深入调研,正在结合调研成果修改完善智慧交通技术方案。目前,先后实施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监测平台”“出租车汽车智能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农村客运车辆监管平台”“交通运输数智执法系统”等系统开发建设,持续开展智慧交通规划建设工作,着手研究盘锦智慧交通“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项目。

建议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

一是推进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阜盘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局主要领导多次前往国家发改委、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集团沟通汇报,并报送国家铁路集团的推荐方案,期望获取其支持协助共同推动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谋划调研沈金铁路复线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调研工作,形成建设方案草案,向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汇报,待时机成熟时启动项目建设;持续做好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维稳保通相关工作,保障京哈高速公路项目顺利实施;积极谋划辽辽高速公路新建项目,已争取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支持,提前启动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盘锦港进港段12.4公里同步实施;积极推进曙光大桥项目开工建设,已取得省政府用地批复,已具备项目进场施工条件。因我市债务红线问题,二次提级提报均未获得国家发改委通过。目前,经与省发改委沟通协调,已按支持保障类项目完成备案;按计划推进普通公路项目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023年完成国省干线公路维修改造共35.1公里,农村公路建设224.7公里;曙欢路安全隐患整治工程已完成设计招标工作;推进法盘线后屯绕阳河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实施向海大道(大洼段)维修改造工程7公里,正在谋划实施城区段25公里维修改造。

二是推进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水工主体及上部配套设施已基本完成,正在加快开展各陆域建筑物装修、管线安装、场区路面等施工,港池水域疏浚招标工作已完成;306#-307#通用泊位目前桩基施工已完成90%以上;309#-314#液体散货泊位初步设计已取得批复,正在协调企业加快开展EPC招标工作。协调盘锦港集团完成盘锦港东作业区二港池支航道疏浚施工,满足7万吨级粮食主力船型进港,有效降低了粮食企业物流成本;协调加快推进盘锦港2号路建设,缓解中华路、1号门疏港压力,已完成施工招投标工作;配合港航发展集团推进15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积极与发改部门沟通协调项目提级论证手续办理工作,加强与上级交通运输部门沟通汇报,力争将项目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五五”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项目实施及争取部补贴资金提供有效支撑;启动了港口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规划报告初稿,为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积极推进锚地选划及共享共用,配合省级部门开展了渤海湾北部辽东湾海域锚地资源统筹选划,并将方案纳入了《辽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同步开展了盘锦港锚地选划和申报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运输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截至目前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量23742标准箱,同比增长15.8%;同时,保持绿色运输高占比,我市唯一一家大型工矿企业华润电力(盘锦)有限公司绿色运输占比100%,港区内铁路专用线入港率100%,盘锦港集疏运绿色运输占比82%。进一步优化航线布局,着力提升港口服务及辐射能力,结合企业需求5月份增开1条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盘锦-泉州-大铲湾),累计开通16条常态化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基本覆盖大连、唐山、上海、宁波、连云港、福州等国内沿海地区。同连副市长也组织召开盘锦市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暨盘锦港多式联运座谈会,全力推动多式联运工作开展。

建议三:推进城市绿色配送网络建设,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一是体制机制保障方面。已成立全市绿色配送创建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推进工作会议。已形成《盘锦城市货运配送企业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初稿)》《盘锦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企业认定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初稿)》,初步确认盘锦客运公交集团、盘锦德晟物流公司、盘锦真康商贸有限公司、辽宁鼎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示范企业。从2025年起市财政计划将配套发展奖励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支持我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

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进干支型枢纽项目建设,东北(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内实施的2个项目均已投入运营,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智慧冷链仓储中心项目已投入运营。完成盘山客运站、双台子客运站、兴隆台公交公司和大洼客运站公共配送中心四个项目升级改造并投入运营。对照验收要求,遴选80个邮政快递网点作为迎检配送末端。

三是城市配送车辆及配套设施情况。从事营运的新增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数量占示范建设期内全部新增和更新城市配送营运车辆数量的比例已达到50%。全市充电桩达到674个,纯电新能源货车139台,满足验收占比4:1的要求。建立盘锦市绿色货运配送监管平台和盘锦市绿色货运配送运营平台、用户发货APP和小程序、司机端APP、企业车队管理APP,全面拓展物流智慧运营板块。

四是通行便利政策方面。已制定《关于进一步调整我市中心城区货车限行措施的公告》,同时,正在积极推进制定停车便利政策,兴隆台区商东区域已经施划18个物流专用车位,兴隆台区钻井体育馆停车场新能源机动车已按照收费标准半价计费。

总之,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关注、支持和理解,也希望能为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王野  18842700057

                                                                      盘锦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8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闭 打印